重阳糕是什么?重阳节还可以吃什么?

作者:小苹果来源:九宫网2025-08-18 17:08:36

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,又称老人节,是敬老、登高、赏菊、吃重阳糕的传统节日。很多人知道这个节日,但对它的饮食习俗却了解不多。有人会问:“重阳糕是什么?重阳节还可以吃什么?”这些问题背后,其实反映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渴望。

重阳糕是什么?重阳节还可以吃什么?

什么是重阳糕?

重阳糕是一种用糯米粉、红糖、红枣等食材做成的节令食品。它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,口感软糯,甜香可口。在古代,人们相信吃重阳糕可以驱邪避灾、祈福长寿。九月初九被称为“重阳”,因为“九”是阳数,两个“九”叠加,寓意吉祥。重阳糕的名字也因此而来。

不同地方的重阳糕做法略有不同。有的地方会在糕中夹入豆沙或核桃仁,有的则喜欢加入桂花或芝麻。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口感,也体现了地域饮食文化的多样性。

除了重阳糕,还可以吃什么?

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,还有不少传统食物。比如菊花酒,是用菊花泡制而成的酒水,古人认为可以延年益寿。还有螃蟹,因为九月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,一些地方有“九雌十雄”的说法,认为农历九月吃母蟹最合适。

部分地区还会吃羊肉。羊肉性温,适合秋季进补,也有驱寒暖身的作用。还有一些地方会吃柿子、栗子、南瓜等应季食物,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,还契合秋季的时令特点。

为什么这些食物被选择

这些节日食品的出现,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,更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信仰。比如菊花象征高洁,被认为可以驱邪避毒;重阳糕中的红枣寓意“早”得吉祥;吃羊肉则是因为秋季气候转凉,需要补充热量。

这些习俗的背后,是人们对健康、长寿、幸福的期盼。通过食物来表达情感和祝愿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方式。

如今,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很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。节日期间,除了商场促销和假期安排,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化记忆。重阳节不只是一个登高望远的日子,它还藏着长辈的叮咛、家庭的温暖和民族的记忆。

不妨在这一天,亲手做一份重阳糕,泡一壶菊花茶,陪家中的老人聊聊天。用一顿饭的时间,去感受节日的温度,去理解文化的深意。这样,节日才不会只是一个假期,而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,一种文化的延续。

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